韩文英,河南嵩县人,原属冯玉祥部下,中原大战后被蒋军收编,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第100军第75师副师长兼223旅旅长。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,75师奉命移防闽南地区,韩文英兼任厦门警备司令。
1938年5月10日凌晨,厦门东北面突然遭到日寇军舰的猛烈炮击。敌人的飞机也从远处的航空母舰上起飞,对着我军的阵地疯狂倾泻弹药。
在敌人密集的炮火之下,我军炮兵被压得抬不起头,根本无法还击。待轰炸结束之后,日寇海军陆战队共一千多人从滩头登陆,向着我军阵地冲锋而来。
驻防厦门东北海岸的445团3营在营长王建章的冷静指挥下,以机枪扫射还击,在击退了日寇前排士兵后,再从阵地中杀出,与敌展开白刃战,敌在我军的英勇冲杀下退回至军舰当中。
日寇见初战失利,遂再派战机对我机枪阵地进行轰炸和扫射。因为3营每个排仅有一挺轻机枪,敌人很快就令我机枪及机枪手损失殆尽,其他官兵也损伤惨重。
之后,敌人再度对着我军阵地发起冲锋。王营长身先士卒,抽出大刀再度与敌展开白刃战。众官兵们跟随着王营长,无不以一当十。双方战至中午时分,均伤亡惨重。
展开剩余86%午后,敌人再度来袭。此次,他们以榴弹开道,在重击我军正面的同时,又以重兵从两翼迂回,对我军阵地形成钳形攻势。
3营与敌血战至伤亡过半,王营长为保存实力,不得不率部撤至二线阵地,以期休整后与日寇再战。
与此同时,副师长韩文英、223旅参谋长楚怀民亲率445团1营前来增援。不幸的是,1营的行军路线被敌侦察机发现,之后便遭遇敌机的狂轰滥炸。至1营与3营会合时,其已损伤过半,韩文英腿部被弹片击中负伤,楚怀明在轰炸中壮烈牺牲。
而日寇方面,其指挥官海军少将大野一郎,在得知我援军损失过半后,继续指挥飞机对着我军二线阵地倾泻炸弹,接着再以海军陆战队冲锋,妄图一战定胜负。
此时,我军已几乎没有未负伤的官兵,敌人重兵冲锋,恐难以抵挡。就在这个关键时刻,韩文英不顾伤腿,亲赴一线指挥。众将士见状,士气大振,全部如猛虎下山般扑向敌人,接连打退敌数次冲锋。直至日落,敌未能前进一步。
次日,大野一郎见厦门东北海岸久攻不下,遂又派部队对东南海岸发起进攻,两边同时开火。驻守在东南海岸的445团2营面对日寇的优势火力,死战不退,敌强攻一上午,未能成功。
当日下午,大野一郎见强攻难成,遂派出一支精英特种兵,从我军布防空袭偷袭厦门市区。
韩文英收到消息,立刻率部回援,但是为时已晚,市区已遭敌人占领。我军杀回市区不成,正面又遭围堵,韩文英不得不率部撤退,至此厦门沦陷。
这一战,445团损失极为惨重。团长水清浚、二营长杨永山、三营长王建章负伤,一营长宋天成牺牲,全团1500人,牺牲了800多人,其余皆负伤。其中三营损失最为惨重,仅剩营长王建章及伤兵6人。
厦门虽未守住,但是445团上下确实英勇抗日。上级经过讨论,认为此战失利在于敌人火力过猛,因此未予以处罚。后经调查,得知时任75师师长宋天才,利用职务之便,私开港口,走私商品,遂被免职。副师长韩文英升任中将师长,率师部驻守漳州。(注:彼时福建为抵御日寇已大规模封港。)
1939年12月初,驻守在诏安的450团(欠1营)突遭日寇飞机密集轰炸,随后敌重兵向诏安县城扑来。由于团长外出受训,副团长张鹤亭率部奋起反击,最终血洒城头,壮烈牺牲,450团也因伤亡过大而不得不撤退。
韩文英得知诏安失守,亲率师部直属三个营向诏安方向增援。彼时,第二十五集团军总司令陈仪得知此消息震怒,要求韩文英即日反攻。但是韩文英在跟参谋长商讨后认为,我军若贸然出击,准备不足,恐难取胜。于是他未理会陈仪电令,在仔细观察地形后,进行了详尽的部署。
第二天拂晓,韩文英以炮兵先对日寇展开三面猛烈炮击,然后再以步兵英勇冲锋。双方激战至中午时分,日寇被我军杀得丢盔弃甲,最终在飞机的掩护下仓皇撤出诏安县城。
克复诏安后,韩文英恐后方空虚,不敢逗留,当日率部返回漳州。进城时,受到漳州市民夹道欢迎。
1940年2月中旬,日寇又以军舰逼近我东山岛,在猛烈炮击之后,以一个大队的兵力登陆。驻守在东山的450团1营顽强阻击敌人一个上午,终因火力差距过大而被敌人夺取滩头。
韩文英接报后,指挥449团前去增援。次日凌晨,449团趁夜突袭敌军阵地,双方激战至中午,将敌击溃。
韩文英先是克复诏安,后又成功击溃东山来犯之敌,漳州市民无不欢欣鼓舞,抗日热情异常高涨,特送给韩文英一块牌匾,上书“韩范风高”。
韩文英连拿下两场大胜,又被送牌匾,多少有点沾沾自喜。参谋长陈应瑞见后特地提醒韩文英不能得意忘形,应注意防范敌人偷袭漳州。
韩文英听后起初并不在意,但经部下多次提醒,幡然醒悟。急召449团星夜从东山返回,驻防港尾以北,445团驻防港尾以东。
就在两个团集结后不久,日寇军舰、飞机向港尾大举进犯,在进行一番狂轰滥炸后,以伪军三个团登陆。
好在对于日伪此次行动,我军早有准备,两个团从伪军左右两翼夹击,瞬间将其击溃。日寇军舰见状,转头便走。伪军走投无路,当场投降。
1941年4月上旬,韩文英及其他75师高级军官奉命前往战区受训,参谋长崔广森(陈应瑞已调任)重病住院,师部仅剩一位少将步兵指挥官卢天福。
日寇在探知相关情报后,于19日拂晓派出陆军第四十八师团,在海空军的掩护下接连在长乐、连江、福清等地登陆。
卢天福得到消息后,当即离开师部前往一线指挥,但是此后音讯全无(电话线被敌机炸断)。师部工作人员认为大敌当前,不能没有总指挥,便紧急派担架队把参谋长崔广森从医院抬回来。
崔广森在听取相关汇报后,认为敌人火力优势巨大,恐被围歼,于是下令让师部不顾前线各部,先行撤退。
师长韩文英在得知师部撤离后,顿感大事不妙,匆匆返回,最终与撤退途中的师部在甘蔗地区会合。
在重掌师部后,韩文英怒斥崔广森的撤退行为,扬言要将其送至重庆法办(未执行)。然后下令召集各部,转至山区打游击。
不久后,师部成功与前线各部在山区会合。经询问得知,19日那天各团均浴血奋战,不料师部率先转移,这才纷纷撤退,以致福州沦陷。
韩文英听取汇报后,痛心疾首,但敌人已经占领福州市区,以他们的力量难以光复。为防止日寇依托福州继续入侵,韩文英率部坚持在福州附近山区打游击,一有机会便伏击敌人,致使日寇一直龟缩城内,不敢出动。
1941年8月,因为韩文英多次抗击日寇有功,他被升任100军副军长,并率部调离福建,前往江西抗战。
1942年6月后,韩文英率部连克江西省的弋阳、东乡、鹰潭等10余座县城,稳定了江西战局,被升任为100军代军长。
然而,韩文英优异的战功遭到了部下朱惠荣的嫉妒,75师参谋长崔广森伺机报复韩文英,向朱惠荣透露韩文英其实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。朱惠荣遂写信向蒋介石告密,蒋介石得知后大怒道:“文盲也配带兵打仗?”于是,将韩文英降职,任20军副军长。
当时20军正在办军官补习班,韩文英到任后的主要任务就是上课。
韩文英在20军上了一年的补习班,但始终未受重用,对此又气又恨,最后称病返回了福建光泽休养。
1944年4月28日,忧愤成疾的韩文英在家中病逝,年仅51岁。
发布于:浙江省胜亿配资-炒股配资资金-配资查查-炒股指杠杆收费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