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5年,日本政府曾要求美国前飞行员保罗·蒂贝茨向日本人下跪并道歉。理由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驾驶B-29轰炸机向广岛投下了原子弹,导致约20万日本人丧生。听闻这一要求,保罗·蒂贝茨轻蔑一笑,回答道:“我从未后悔过1945年8月6日8时15分做出的决定。若是要道歉,那么你们先向中国道歉吧。”
1945年8月,美军509混合部队的王牌飞行员保罗·蒂贝茨接到了一个高度机密的任务。起初,他并未对任务内容产生过多的关注。保罗·蒂贝茨从佛罗里达大学毕业后,于22岁时加入了美国陆军航空兵。他凭借卓越的智力与超群的学习能力,迅速晋升为一名杰出的轰炸机飞行员,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被晋升为少尉军官。1942年,27岁的保罗·蒂贝茨便带领着首批B-17轰炸机执行欧洲战场的轰炸任务。面对敌人的猛烈防空火力,他不但圆满完成了任务,而且成功将所有飞机安全带回。
凭借出色的飞行技巧,保罗·蒂贝茨常被上级指派执行高风险任务。正因如此,B-29超级堡垒轰炸机一投入生产,首个试飞任务便由他来担任。得知有一项秘密任务时,他不仅没有感到紧张,反而有些期待。
展开剩余86%不久后,保罗·蒂贝茨才知道这项任务的内容——美国政府计划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。由于他的飞行经验和出色的技术,保罗·蒂贝茨被选中负责执行轰炸长崎的任务。虽然这项任务无疑会引发强烈的争议,成为众人讨论的焦点,但为了尽早结束战争、减少更多的生命损失,保罗·蒂贝茨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。
飞行员选定后,专家们详细讲解了任务的具体内容,保罗·蒂贝茨这才意识到任务的危险性。由于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强大冲击波,飞行员必须在投弹瞬间迅速改变航向,偏转159度,且所有动作必须在一分钟之内完成,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机组人员的安全。尽管保罗·蒂贝茨拥有一流的飞行技能,但他也知道这个任务极其危险,任何失误都可能酿成大祸。为了以防万一,保罗·蒂贝茨在登机前,随身携带了一个含有数粒氰化物的盒子,如果飞机在敌占区迫降,他可以立即服毒自尽。
1945年8月6日凌晨2点25分,保罗·蒂贝茨驾驶着以母亲名字命名的B-29轰炸机,与13名机组成员一同起飞。当地时间8时15分,他们到达了预定空域。保罗·蒂贝茨毫不犹豫地按下了投弹按钮。在“小男孩”原子弹呼啸而下的瞬间,保罗·蒂贝茨迅速操控飞机完成了转弯,消失在远方的天际。而此时,广岛的市民依然没有意识到灾难的降临。
1945年8月6日的早晨,广岛的天气晴朗,市民们像往常一样忙碌于日常生活。这座拥有34万人口的城市,被人们称为“水都”,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。然而,没人能预见到,这座城市的繁荣景象不过是末日来临前的最后一抹光辉。约8点15分,忙碌的市民突然听到空中传来刺耳的异响,抬头一看,只见一颗黑点急速下坠,直向城市中心砸来。
在距离市区大约600米的空中,原子弹爆炸,瞬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蘑菇云,蔓延开来。爆炸中心的气压瞬间达到了数十万ATM,爆炸产生的风速约为440米每秒,相当于12级台风风速的10倍。所有的能量在一瞬间被释放,强大的冲击波瞬间摧毁了周围的一切。仅仅5秒钟,约7万人在爆炸中丧命,许多死者的尸体甚至不复存在,幸存者的皮肤早已炭化。
除了冲击波,原子弹的爆炸还释放了大量的辐射,包括红外线、α射线、β射线、γ射线和中子,这些辐射物质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,形成了“黑雨”。这场雨带着核辐射尘埃,造成了无数人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因辐射中毒而痛苦死亡。许多人出现急性放射性症状,如呕吐、腹泻、发热及皮下出血,最终大部分人都未能幸存。根据日本政府的数据,这次原子弹爆炸直接造成了约15万广岛市民死亡,而后续的辐射效应又导致了成千上万的癌症死亡,总计超过20万人命丧原子弹之下。
然而,死亡并非唯一的恐怖。核辐射的影响是深远的,广岛和长崎的两座城市成为了日本胎儿畸形和癌症患者的集中地。直至1999年,广岛市仍将相生桥附近地区列为放射性污染区,禁止居民在此生活。
虽然日本是全球最为反核的国家之一,几十年后,却在未经全球反对的情况下,决定将大量核污水排放到海洋中,这种行为让世界范围内的人们感到不可理解。
一周后,日本天皇裕仁通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,二战结束。然而,尽管战争宣告结束,保罗·蒂贝茨却成为了众矢之的。人们开始质疑他是否应该为所投下的原子弹道歉,尤其是那些站在道德高地上批评他的人们。在这些人看来,投下原子弹导致的多数死者是普通民众,因此保罗·蒂贝茨应当深感悔恼并向日本民众道歉。
作为经历过战争的王牌飞行员,保罗·蒂贝茨深知日本在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。他曾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,自己从未对投放原子弹感到后悔过。尽管日本不断施加舆论压力,甚至编造关于他酗酒与自杀的谣言,保罗·蒂贝茨依旧坚定地否认这些说法,并表示自己生活得充实,从未有过自杀的念头。
2005年,日本政府将保罗·蒂贝茨告上国际军事法庭,要求他向广岛的死难者道歉。然而,保罗·蒂贝茨丝毫不为所动,他冷笑着回应:“我投下的原子弹虽然夺去了很多日本人的生命,但也挽救了无数其他人的生命。我从不后悔那次行动。”
更为尖锐的是,保罗·蒂贝茨提出了一个反问:“想让我道歉?你们先去向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道歉。”
在他的回忆录中,保罗·蒂贝茨曾写道:“战争导致无数人死亡,简直是一场噩梦,但战争本身并没有道德可言。我的所作所为与道德无关,所以我每晚都能安心入睡。”
2007年下半年,92岁高龄的保罗·蒂贝茨身体迅速衰退。他在遗嘱中明确表示不希望举行葬礼,也不希望为自己立墓碑,希望将骨灰撒入英吉利海峡,那是他在二战时最常飞过的地方。2007年11月1日,保罗·蒂贝茨安详地去世,享年92岁。
即使他去世多年,关于原子弹的争议依然没有停止。许多人依然认为广岛和长崎的死难者是无辜的,但也有许多人认为,如果日本在二战期间没有发动侵略战争,原子弹绝不会落到他们的头上。正如保罗·蒂贝茨所说:“日本一再强调他们遭受原
发布于:天津市胜亿配资-炒股配资资金-配资查查-炒股指杠杆收费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